时报特稿|星沙,好田好水好“丰”景

星沙,好田好水好“丰”景

长沙县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建设的“星沙路径”,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3.67万亩、完成12个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

◎星沙时报记者 杨源 邬振

冬春临近,意味着一年一度的农田水利建设“黄金期”到来。

11月19日,全省冬春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在长沙县召开,与会人员深入长沙县青山铺镇、果园镇、春华镇、黄花镇等地现场观摩听取情况介绍,实地感受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建设的星沙实践成果。

全省冬春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议现场。吴伟 摄

这是全省冬春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一场“盛会”,也是相互之间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的一次“对话”。全省的现场观摩为何选择来长沙县,这里又有怎样的农业生产和冬春修水利建设方法论?

感受智慧农业脉动

立冬过后,长沙县的秋收结束了。广袤的乡村田野内,处处涌动着冬种、冬修、冬造的忙碌身影。

秋冬农业生产是次年粮油生产的第一仗,是来年粮食丰收的基础。

秋冬农业生产是次年粮油生产的第一仗,是来年粮食丰收的基础。资料图

此次现场观摩集结了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等多个省直相关部门和来自14个市州及下属各县市区政府分管农口线的负责人。每到一处,观摩团成员都认真看、仔细听,边对比、边探讨、边学习。

从此次观摩的行程安排来看,囊括了长沙县现代农业项目、高标准农田片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冬春修水利建设重点工程等等,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长沙县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走进农机展示中心内,无人驾驶水稻收割机、自走履带式旋耕机……一台台科技感满满的智能化新型农机具牢牢吸引着与会人员的视线。吴伟 摄

先看农业现代化,观摩的首站来到位于青山铺镇的长沙县区域化农事综合服务中心。走进农机展示中心内,无人驾驶水稻收割机、自走履带式旋耕机……一台台科技感满满的智能化新型农机具牢牢吸引着与会人员的视线。一旁的工厂化育秧中心生产车间内,两条全自动播种流水线马力全开,既可条播也可撒播,播种完成后的秧盘由高智能机器人进行整齐码垛,省时省力质量高。

“这个水果好吃,沁甜的!”“这是大围子猪肉,放火锅里烫一下就能吃,特别香。”移步服务大厅,长沙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星沙甄选”展示区上,各式名优农产品琳琅满目,不少与会人员现场品尝后连声称赞。

据悉,长沙县区域化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总投资5500万元、综合服务能力高达10万亩,以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服务为重点,集成式提供农业全链条服务、科技推广应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等综合农事服务解决方案,将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助力实现农业“双强”。

这份力量也造就了美丽乡村。走进果园镇田汉花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放眼望去,巨大的花果虾雕塑格外显眼,当地拥有花果虾、叁山与肆等特色餐饮民宿26家,集聚悦禧、绿惠等农业瓜果蔬菜采摘基地11家。周末小憩,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花果虾等特色美食,体验黄桃、奶油小番茄、羊角蜜等水果采摘的乐趣。

“最后我想给大家演示一下我们的刷卡放水,大家请看!”在长沙县的红旗水库现代化灌区建设现场,连成一片的高标准农田被各类数字化设备“武装”起来。伴随着讲解声,现场工作人员将卡一刷,只听“嘀”的一声,整套灌区系统便运作起来,来自水库的灌溉水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田间。

智能远程终端灌溉系统、高集成农业气象站、智能虫情测报灯、土壤墒情监测设施……近年来,通过发挥院士专家团队科技优势,促进良田良制并举、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带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2024年核心示范片双季亩产达1320.9公斤。

据悉,为助力这一片区高标准农田用水不愁,长沙县配套规划了红旗灌区现代化建设项目(一期),设计灌溉面积4.8万亩,受益范围包含春华镇、黄花镇等,覆盖农业人口2.52万人,目前正在加速推进。

兜牢粮食安全底线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作为工业强县也是农业大县,长沙县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第一要务,坚决扛牢粮食生产政治责任,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近年来,长沙县出台“促进粮食生产十条措施”等粮油生产扶持政策,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多次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019年以来,全县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3.67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56%。

2019年以来,全县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3.67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56%,地块化零为整,薄产田地变成了“金土地”。资料图

曾经的“地块块”“窄埂埂”“弯弯渠”被改造成了整体连片的良田,地块化零为整,薄产田地变成了“金土地”,连年丰产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新希望。

农业生产稳中有进,也离不开水利建设的护航。

入冬以来,雨水渐少,正值水利工程施工和大中型灌区建设的黄金时期。长沙县各地纷纷抢时间、抓进度,掀起水利工程建设热潮,全力保障水利工程建设,为来年粮食生产夯实基础。

今年来,长沙县水利局精心铺排今冬明春项目,围绕水系治理、堤防建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建设上持续发力,通过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国债、专项债等多渠道落实项目资金,共铺排水利建设项目74个,计划总投资25.87亿元,目前各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郭公渡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现场。长沙县水利局供图

此次观摩的郭公渡水闸项目便是长沙县正在实施的17个重点国债水利项目之一。郭公渡水闸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供水和发电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由于年久失修,该水闸存在闸墩不均匀沉降、闸门部分面板破损、护坡破损垮塌水毁严重等问题,正在进行拆除重建。

“项目预计今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达到蓄水条件。”项目负责人董永刚介绍,修整后的水闸将进一步提高防洪、排涝、蓄淡、灌溉能力,保障沿线居民安居乐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水”中求发展,从“水”中谋创新。近年来,长沙县水利系统坚持统筹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幸福河湖建设等工作,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农村水利条件全面改善,防汛减灾能力整体跃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水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上年度河湖长制工作获评全省真抓实干表扬激励,重点民生保障获全省打好“发展六仗”通报表扬,通过不断加大投入、推进建设,全方位提升了现代化治水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水利支撑。

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一个个抓点带面的示范,牢牢兜住了长沙县粮食丰产丰收的基本盘。

农田水利发展的“星沙实践”

成绩的背后,凝结着农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星沙实践”。

坚持高标准规划,科学描绘“一张图”。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巩固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连续多年写入县委一号文件。全面摸排全县基本农田现状,科学编制了建设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顶层设计“一张图”。实施农田水利“一张网”,以12个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为核心,统筹推进14个水闸、19座水库、305处山塘等建设,铺排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5.87亿元,全面增强蓄水、保水、用水、节水能力,全力打通从水库到高标准农田这一“中梗阻”。

实施农田水利“一张网”,以12个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为核心,统筹推进14个水闸、19座水库、305处山塘等建设。资料图

坚持多元化筹资,投入收益“两手抓”。制定《长沙县高标准农田投融资创新方案》,累计引导4000万元社会资本跟投。2023年成功申报10年期乡村振兴专项债融资1.5亿元,其中7900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均投资标准达4000元以上。紧盯现代化灌区、农田水利项目建设,2023年争取国债项目17个,到位增发国债资金5.1亿元。

如何让农田水利设施发挥最大效益,长沙县还注重健全全流程管理体系,成为粮食丰收的坚实保障。

明确目标“建”。长沙县以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机械化生产为目标,通过开展“小田改大田”“旱田改水田”、完善田间水系建设、增加农业智能设备等,推进建设布局优化、设施标准、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着力提高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严抓项目全过程管理,实行月度“三最”讲评制度,推行“分片包干”制度,严格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生产安全。

统一标准“管”。制定农田基础设施建后维修维护标准图集,由管护主体参照标准图集开展日常运行维护和修复。强化科技赋能,通过数字智能远程终端灌溉、智能飞防、土壤墒情监测设施等系统,农田智慧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压实责任“护”。长沙县出台农田基础设施建后管护办法,明确村(社区)为建后管护主体,落实土地经营权流入方的管护责任,引导镇村组建以种粮大户、种粮合作社为成员的农田管护协会,用水库特许经营权转让收入保障农田基础设施和灌区末级渠系建后管护。

回过头看,长沙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成绩,正是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同步推进,筑牢了粮食安全根基,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了基础。而在下一阶段工作应该如何把握重点、突出关键?

此次现场会议提出,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要以提升粮食产能为导向,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抢抓有利时机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由此可见,抓好农业和水利工程建设,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导向,以科技和智慧赋能,助力粮食安全稳产保供。长沙县也将不断挖掘“三农”领域的巨大潜力,在推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村建设提质扩面、乡村治理务实有效上下更大功夫,让长沙县的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以丰收的喜悦点亮未来。

在星沙大地,丰收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耕耘的步伐不会停歇。


【作者:杨源】 【编辑:朱波】
星沙时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举报
关键词:
时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星沙时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