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雅湖观潮 | 斩获“双A”排名跃升 长沙黄花综保区凭何“突围”
8月26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在纳入考核的154个综合保税区中,长沙黄花综保区不仅排名跃升至第31位,较上年度上升13位,更在全国以及中部地区评估中双双晋升为A类。
作为衡量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成效的年度综合性评价机制,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由海关总署联合6部委组织,自2020年起,该项评估工作每年开展一次,堪称全国综合保税区的年度“大考”。
取得了六年六进位的突破性成效,更拿下了历年排名的最好成绩,稳居全省第一......地处不沿边、不靠海的星沙,总面积仅1.36平方公里,还是湖南省5个综合保税区中批复时间最晚的长沙黄花综保区,究竟凭什么进步最快?今天,就让松雅君和您一起探寻这背后的原因。
“咬定青山不放松”
迈出六年六进位的坚实步伐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可以发展加工制造、物流分拨、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等业务,是重要的开放平台。
而在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城市探索空域流量“变现”路径,打造临空型综合保税区,不失为一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扩大对外贸易以及吸引外商投资的好办法。2016年5月31日,长沙黄花综保区在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域应运而生。
当时,湖南已有衡阳、郴州、湘潭和岳阳城陵矶四个综合保税区,长沙黄花综保区是妥妥的“萌新”。然而,这朵“空中黄花”自海关总署实施年度绩效评估以来,排名就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从2019年度的全国第66位,到如今的全国第31位,6年共进35位,稳坐省内综合保税区“扛把子”之席。
该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海关税收”“保税业务进出口值”等定量指标和“创新发展情况”等定性指标,能够全面衡量一个综合保税区的发展质量、创新能力和经济贡献度。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持续进位的“量变”促成了发展的“质变”,近日公布的2024年度发展绩效评估结果中,长沙黄花综保区首次晋升A类,也是湖南首个斩获“双A”称号的综合保税区。
“双A”是指什么?在年度评估排名中排前20%的综保区,即可被评为“A类”,在全国与分地区排名中都位列前20%,就是“双A”。简单理解就是位居上游的“优等生”,可优先试点更多创新举措,承接更多发展机遇。
像长沙黄花综保区这种自设立以来就全线跃升的发展态势,在全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史上也不多见,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走进长沙黄花综保区,“不在上游就是下游”“不入全局就会出局”“不求完美就会完蛋”已经成为园区干部的共识,从这份敢拼敢干的精气神中,松雅君找到了答案:正是凭借对极致的执着追求,日拱一卒、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才书写了“必定成功”的奋斗历程。
封关运行8年来,长沙黄花综保区已与全球近100个国家(地区)建立经贸往来,推动开通20条国际货运航线,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3300多亿元,体量占湖南省近1/10、长沙市近1/5。2023年、2024年,分别实现外贸进出口额519亿元、477亿元。
“日新者日进”
持续深耕创新“试验田”
虽见繁花,必经风雨。
长沙黄花综保区的进阶之路绝非尽是通途。
一方面,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带来国际市场需求收缩、物流成本上涨等问题;另一方面,全国综合保税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以差异化竞争破局应对挑战,成为各地综合保税区面临的一道“必答题”。
这一点,其实从综合保税区最新评估体系中也可以看出来。在继承原有框架的基础上,最新评估体系引导综合保税区不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而是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尤其在定性指标中,“创新发展情况”加分上限达36分,释放出鼓励创新的强烈信号。
对此,长沙黄花综保区选择主动求变,大胆打破条条框框束缚,在区内企业资质、新业态创新等方面均拿下不俗成绩。
创新定位:依托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园区致力打造“保税研发+未来医学”特色型综保区,聚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一主一特产业,瞄准未来医学、“四品一械”、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招引生产型、研发型、重资产型外贸企业。
创新业态:率先全省全市实现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培训业态“三破零”,累计开办保税研发账册7本;2024年保税研发进出口值增长1840.3倍,增幅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形成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培训等多种业态类型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
创新监管:随着园区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发展,如何持续改进监管方式和制度以解决制度性成本高、通关流程繁琐等问题,更好适应双向开放、产业升级发展的新要求,是综合保税区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发展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对此,园区上线了智慧园区小程序,深化卡口功能化改革,实现“无感通关”;推出“一票多车”,助力工程机械出海;开展“区港联动”创新,实现园区与空港无缝对接;率先全省出台保税研发业务监管方案和指标评估体系,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重点创新举措。
“海阔凭鱼跃”
优质服务生态托举跨越发展
企业就像鱼,要想让它游得远、游得快,就必须给它更大更自由的空间。长沙黄花综保区,正是这样一片任企业畅游的大江大海。
平台叠加,红利乘数释放:长沙黄花综保区与长沙临空产业开发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临空区块“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拥有自贸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工贸易产业园等多个国家级发展平台的特别加持,能够最大限度聚集资源、靶向发力,为企业赋能增效。
基础完善,优质产业集聚:园区标准厂房、标准仓库以及冷链仓储等设施一应俱全,现有可对外租赁物业80余万平方米。今年3月,长沙黄花综保区被评为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环境好的全省“五好”园区。
2024年,园区引进了中通保税仓、芯超生物等37个项目,其中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5个。生产型企业增至40多家,AEO高级认证企业5家,优质外汇企业4家,外贸百强企业2家。
多元开放,深度拥抱世界:多个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标志性项目接连落地星沙,为园区生产型、研发型、保税类、对非贸易等项目带来了广阔发展机遇;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迈入“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航空出行可覆盖全球1/3人口,旅客量超3100万人次;湖南首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亚的斯亚贝巴-列日-长沙-亚的斯亚贝巴)开通,为长沙黄花综保区开启了“一线通三国连四洲”的货运模式,进一步放大了“保税+口岸”功能倍增效应。2024年,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国际客运航线联通16个城市,国际货邮吞吐量69235吨、同比增长15.1%。
目前,这片宽阔的地域聚集了妙工环保、英捷迅、八百里等大批优质企业,生机勃勃、水畅鱼欢。
开放为帆、创新为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沙黄花综保区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奋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迎风踏浪,中流击水、云帆高挂,乘风再出发。
一幅全面开放的新图景,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