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特稿 | 生命新走廊跃动“星”脉搏
生命新走廊跃动“星”脉搏
地铁6号线串起长沙县千亿健康产业生态圈
◎星沙时报记者 刘洋 李丹 陈琪 王箫
轨行之处,皆是产业脉动。
一条地铁线,何以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生命线”?
当《湖南省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的春风吹拂星城,横贯长沙县的地铁6号线正悄然编织着一条健康产业金链——从保税研发的基因密码破译,到智能医械的精密制造,再到干细胞冻存的“时光魔法”,这条钢铁动脉承载的不仅是人流,更是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跃动脉搏。
条例破晓
政策密钥“启冻”千亿生态
2025年8月1日,《湖南省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正式颁布。这部“先行先试”的专项立法,犹如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星沙大地上激荡起层层产业涟漪。“第四十一条明确支持开展肿瘤防治应用,正是我们攻坚的方向!”在长沙自贸临空区(长沙黄花综保区)内湖南省洁净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药品级GMP工厂的车间里,湖南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华语气坚定。作为全省首批享受基因细胞保税政策的企业,他们见证了政策从破冰到落地的全过程,并获得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支持。
在长沙黄花综保区“未来医学+保税研发”的“试验田”里,制度创新早已悄然生根。早在《条例》出台前,园区就已联动长沙县发改、科技、卫健、市场监管4部门颁发了区域细胞制备中心牌照,与《条例》第三十八条形成共振。“企业合法性问题解决了,才能放手创新。”黄建华指着墙上的双认证牌匾感慨。此刻,华科生物新建的百万级净化实验室内,首批“基因细胞+中医药”创新项目正加速落地,2025年50%增长目标已然锚定。
保税政策的乘数效应在800米外的长沙瑞德体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具象呈现。常务副总高冰的账本记录着惊人数字:进口耗材免税、通关便利等政策,让企业年省近200万元。“更关键的是航空‘卡脖子’难题破解!”他望向窗外起降的航班——当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拿下九类危险品通航许可,干冰运输的生物制剂终于畅通无阻。
此刻,20余家企业正在6号线木马锻站周边构筑医药健康矩阵,保税区全年20亿元营收蓝图徐徐展开。
轨上智造
15分钟生态圈里的精密革命
列车西行至檀木桥站,海凭国际·长沙经开区医疗器械产业园的玻璃幕墙折射出智造光芒。146家企业在此汇聚成林,133张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筑起技术护城河。“地下车库直通地铁,机场高铁15分钟触达,这是产业生长、人才聚集的最佳温床。”产业园总经理宋子萱的“15分钟生态圈”理论正在被验证。
在盛祺达迈医疗的无尘车间,宫腔镜切割器生产线高速运转。企业入驻时,产业园注册服务部朱金凤团队量身定制方案,将原本需12个月的注册周期压缩至8个月。“厂房交付即投产的奇迹,源于全生命周期服务。”而更精妙的协同发生在产业链内部——通过园区牵线,盛祺达迈与湖南安百医疗达成合作,让创新要素在轨道节点自由流动。
这种生态魔力吸引着湖南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整建制入驻。当公共检测平台、大动物实验中心等专业资源形成共享网络,初创企业长沙博雅医疗得以专注研发创新。“16项专利、4张医械注册证背后,是政策申报的精准护航。”公司相关负责人燕湘君坦言。上半年新增18张注册证、15%同比增长的数据,成为“一站式服务”的最佳注脚。
临床枢纽
条例照进现实的“生命驿站”
曹家坪站外的长沙自贸医院与相隔3站距离龙华地铁站外的长沙经开医院,正因《条例》迎来角色蜕变。作为政策落地的关键临床枢纽,这里将成为细胞治疗案例的试验场。而在6号线串起的产业带上,更多“实验室-病床”的通道正在打开。
瑞德体外生物的突破最具象征意义。2023年,其保税研发的肝微粒体样本穿越海关,实现全省保税研发“零突破”;如今依托国际运输通道,这家搭建全国首个“体外/临床药物相互作用评价中心”的企业,正将欧美日澳英的研发需求引向星沙。“政策让科研回归本质。”高冰展示着入选长沙市技术创新中心的认证证书。
临床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同样需要制度保障。随着《条例》对伦理安全的规范,源品生物的干细胞新药研发获得加速度。2025年8月,其“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斩获第四个临床批件,标志着全球首个针对“绝经综合征”的干细胞药物正式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让万千受困于更年期症状的女性迎来新曙光。研发总经理郑春兵透露:“从立项到上市需十年磨一剑,但政策护航让创新少走弯路。”
细胞奇点
液氮罐里的“时间折叠”
列车驶入韶光站,中南源品干细胞科技园正上演生命科学的奇幻场景。
在每小时循环换气60次的B+A级洁净空间里,技术人员操作着堪比器官移植手术的环境标准。郑春兵打开-196℃的液氮储存罐,氤氲白气中浮现着生命奇迹:“这里能储存500万份细胞,让20岁的免疫力为60岁的身体护航。”他演示的鲫鱼液氮冷冻实验震撼人心——僵硬的鱼体入水十余秒后竟复活游动,成为细胞“冻龄”技术的极简宣言。
更宏大的变革发生在数字世界。源品生物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搭建了细胞治疗全链追溯平台。每个细胞都有“数字身份证”;恒温运输系统实时监控生物活性;MES系统让生产过程全透明。“《条例》为这类创新系上‘安全带’。”郑春兵点开屏幕,细胞制备的每个环节都是清晰可溯的。
链动未来
生命走廊的星辰大海
随着10月1日《条例》正式实施,这条轨交动脉的聚合效应将迎来质变时刻。长沙县已绘制精准路线图:依托“先行先试”政策,聚焦基因细胞企业招引;完善CDMO、灭菌等配套链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矩阵……
“产业壮大需要完善链条形成集群。”长沙自贸临空区招商合作局医药健康产业处处长查瑶表示,面对全国多地同质化竞争,唯有差异化破局。当下半年霆升科技、叶子医疗等10余个新项目落地,保税研发的战略引擎已然启动。
当列车再次驶向黄花机场T1T2站,华科生物的细胞制剂正通过专业冷链车辆驶向临床机构;海凭产业园的新注册医械在恒温箱中完成装车;源品生物的液氮罐则通过区块链追溯系统守护着每一份“时光胶囊”。在这条由轨道、政策、技术、人才共同编织的生命走廊上,星沙大健康产业正以轨交时速奔向千亿级未来——正如《条例》开宗明义:“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一头系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而此刻飞驰的地铁,恰是健康中国建设的生动轨交叙事。